把中国大唐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
YABO官方网站APP
特别关注
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YABO官方网站APP  > 特别关注
滨海公司:科技赋新能,蓝海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10/17 浏览:205次

——打造数字融合智慧协同的海上风电

今年以来,滨海公司始终坚持一流标准,追求领先、追求卓越,致力于打造行业内海上风电标杆企业。挂牌成立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建立“海上风电设备健康环境研究”创新工作室,开展30台风机自主运维,科技赋能,不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作为中国大唐集团首个自主开发建设运营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者们不光致力于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还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设计方案、建造工艺、施工组织等优化工作,在工程基建期达到“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即达设计值”的建设目标。项目投产后,该公司持续探索从有到优的自主运维模式,实现海上风电系统的无人值守和高效运维,保持风机利用小时数江苏区域对标第一,年均发电量超8亿千瓦时,将海风源源不断地转换为清洁电力。

作为最被看好的朝阳产业,滨海公司本来可以顺着“天时地利荣誉多”的势头“躺平”,为什么必须要走数字智慧之路呢?

“自主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是海上风电做优做强的灵魂”

“追求领先,追求卓越”

“不做‘小白’,要做‘大拿’”

2017年,一群“拓荒者”将口号变为目标,落实在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滨海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理带领一个仅13人的队伍,瞄准自己选择的技术高度,与风为伍、踏浪而行;通过增加叶片长度和叶轮扫风面积,风机总台数由100台优化为96台,将SVG、降压变、GIS设备的安装位置由海上升压站改为陆上集控中心,海上升压站结构由四层优化为三层,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升设备效能。

“自主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是海上风电做优做强的灵魂。”最后一台风机吊装完成时,李理对自己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

硬实力搞得好,软实力差不了。该公司积极与上海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承担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技术、海上风电无人值守等六项科技攻关项目,累计发表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编写国家首部《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于2019年10月1日实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的空白。专利创新多种监测手段和多传感器布设,可深度挖掘传感器数据,智能预测风电机组故障,为实现远程集中运营、无人值守提供保障。

数字化是潮流

“没想到我们的安全帽这么‘潮’!” 95后运维员李智领到新发的安全“三宝”,不禁感慨到。

一顶安全帽就能集合5G技术、GPS定位、摄像、实时对话、脱帽提醒、应急报警等诸多技术,解决了海上通讯不畅、人员难以管理等问题,全面实现现场视频录制、远程视频监控、事后视频检查的“三个视频全覆盖”,有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不仅是小型的黑科技,滨海公司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把握创新主动权,给风机运行监护搭建上数字化“神经网络”。该公司通过三维数字建模技术构建海上风电可视化物理模型、可验证的仿真模型、可表示的逻辑模型、可计算的数据模型,实现物理风电实体与数字风电之间的虚实映射、实时交互。有了三维可视化智慧数字平台,加之海上无人机自动巡检、水下多波束及声呐扫描等先进技术的融合与应用,让滨海风电场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打通多个独立系统数据链条的海上风电项目,做到了数据上的全域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海底、海面、海空立体化系统和信息集约化集成,在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的同时,以科技之翼为海上风电发展、能源保供添彩助力。

好钢用在刀刃上,好的技术手段用在安全发展和提升效益的关键核心技术上,这才是 “排头兵”的意义所在。

做“加”法就是“减”隐患

海上风电运维面临台风、海浪、强对流以及海底暗流等恶劣特殊环境,不可控因素多,人员、设备和船只在海上作业危险性较高,同时,传统的数据和信息表达融合度不高,不能够满足当前海上风电运维的整体化需求,无法实现对设备精准的安全可靠监测和运维指导。

可是在滨海公司你会看到,陆上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人员、船舶定位一览无余,一维的系统图升级成为三维海上全景,新型电子围栏代替了传统实体航标灯,AIS、雷达、VHF、声光预警设备以及电子海图等现代化导助航仪器设备充分融合,实现了水上交通数字化的交互界面和可视化管理。自2019年12月投产以来,滨海风电场利用电子围栏系统共监测闯入风电场区域外来船舶150余次,自主驱离110余次,借助地方海事、渔业管理等相关部门驱离40余次,有效降低了风机基础碰撞、海缆锚害事件的发生,确保了96台风机安全运行。

此外,应用高新技术,建设智慧型海上风电,采用电子围栏虚拟航标灯,该公司运维人员在电子海图上即可对指定类型或指定船舶的碰撞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后台系统对船舶航行进行预警,可以有效避免因能见度差无法发现过往船舶的情况发生。

工作22年的安全总监秦毅这样说:“现在的风电场满满都是科技感,擅长创新的年轻人们反倒成了我们的师傅。”

作者:许明  吕佳颖

大唐江苏微信公众号